问题1:裁判误判是足球比赛的一部分。这是什么逻辑?
首先我们看一下,“误判也是足球比赛魅力的一部分”本身正确不正确。
翻开世界杯足球赛史册,许多误判情况及其后续影响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1954年世界杯决赛,匈牙利队的好球被判无效,因此失去了冠军;1986年世界杯1/4决赛,马拉多纳通过手球(上帝之手)帮助阿根廷队淘汰了英格兰队;1998年世界杯1/8决赛,阿根廷队和英格兰队各自通过一次假摔得到的点球让比分从0:0变成了1:0又变成了1:1;2002年世界杯小组赛,英格兰队通过假摔赢得的点球击败了阿根廷队;2002年世界杯淘汰赛韩国队接连在裁判的帮助下淘汰了意大利队和西班牙队;2010年世界杯1/8决赛,阿根廷队通过明显的越位球淘汰了墨西哥队,德国队由于英格兰队的进球被误判无效而淘汰了英格兰队……
当然,至今仍在讨论是不是误判的争议判罚也在其中,比如上文提到的赫斯特之谜;比如上文提到的1998年世界杯1/8决赛中,阿根廷队在2:2打平的情况下通过西蒙尼的摔倒让裁判罚下了贝克汉姆,由此淘汰了英格兰队,这次摔倒到底是不是假摔;再比如2010年世界杯决赛中的关于红牌的判罚……
这些误判或争议判罚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和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1954年匈牙利队夺得了世界杯冠军,现在世界足球的格局会怎么样?如果1966年世界杯决赛,裁判判定导致英格兰队3:2领先的进球无效,德国队能不能挺到最后?如果1986年,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被判无效,英格兰队会不会淘汰阿根廷队,甚至最终夺冠?1998年世界杯上西蒙尼的那次摔倒到底是不是假摔?如果2002年世界杯1/4决赛中,裁判没有吹掉莫伦特斯的那个无问题的金球,西班牙队能不能提前八年杀入世界杯决赛甚至夺冠?如果2010年1/8决赛,兰帕德的那次关于门线的射门没有被吹,德国队还能不能击败英格兰队?如果……
由于无限遐想和津津乐道,误判确实是足球比赛魅力的一部分。
但问题是,这能成为反对使用门线技术的理由吗?
首先,人们谈论“如果……那么……”到底有什么意义?毕竟讨论得再深入,得出的结论再正确,比赛的结果也无法更改,含冤出局的球队也就此含冤出局了。
那么,难道这些内容仅仅是一种谈资,或仅仅是为了吸引眼球吗?
当然不是,讨论足球史的意义除了能提供谈资和吸引眼球之外,更重要的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前事正确之处予以继承,对于前事不正确之处予以改变。就拿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来说,西班牙队凭借传控足球夺得了冠军,那么西班牙队的风格就可以继承;阿根廷队由于中前场大牌球员堆积,中后场不甚强而出局,那么这种情况就值得改变——当然,继承不等于盲从,改变不等于尽弃,比如传控足球是否有效,还是要看使用者的能力和状况。
其实不光足球史,研究、学习整个体育史乃至整个历史最有意义的作用就是以史为鉴,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如果说是为了增强民族自豪感,那历史不长的民族和国家研究历史干什么?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研究世界历史干什么?如果不能在“增强自豪感”时取前人之长的话,这种“自豪”跟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说“我先前比你阔多了”的行为有什么两样?);至于谈资和关注度,历史事件中,包括历史人物犯的明显的错误在内的各种焦点问题不是不能成为谈资或用来吸引眼球的材料,《三国演义》之类的名著正是这么来的;但这些只是副产品,何况能成为谈资的资料类型多的是,不一定非得用历史人物所犯的明显的错误。
当然,谈资和关注度体现了历史的魅力,那些错误——15世纪的葡萄牙王室错误地拒绝了哥伦布向西航海的方案,明清两代皇帝错误地把四书五经和八股文当作科举的独木桥,柯西错误地认为伽罗华的群论无用,拿破仑错误地认为蒸汽机船不可能运行,勒夏特列错误地认为合成氨工业不安全,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被错误地束之高阁,19世纪末欧洲的绘画界错误地认为梵·高的画没有价值……都是人们至今仍然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讨论如果某某某没犯什么错误的话会怎么样。
对于争议问题也是如此:汉武帝该不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郑和该不该下西洋?伽利略该不该离开帕多瓦大学?拜伦该不该抛却《唐璜》去希腊作战?DDT该不该被推广使用?耗资巨大的登月行动该不该进行……
即便是含冤而死的人——苏格拉底、希帕索斯、韩非、塞尔维特、莫尔、伽利略、拉瓦锡、瓦维洛夫……他们的遭遇也很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讨论,一遍又一遍地重新假设,一遍又一遍地扼腕叹息……
但我们难道因此就觉得历史人物的错误也是历史魅力的一部分,甚至冤屈也是历史魅力的一部分,从而拒绝可以在后世避免错误的办法吗?这么想的人有没有考虑过当事人的感受?就算关注的结果是同情,时光不能倒流,把注意力局限在同情上又有什么意义?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导致大量军士(甚至炮灰)惨死的指挥官部署错误可能是最有魅力的错误了,人们难道在扼腕叹息之外,不谋求以后别再犯类似的错误?何况这些错误当中很多不光会对当事人造成不利影响,更会影响后世人们的生活状况!
足球史也是这样,人们在津津乐道那些误判的时候,谁考虑过输球方球员和球迷的感受?谁考虑过让本来可以晋级的球队淘汰会对足球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当然你可以说,影响没那么大;但复仇者觉得,能关注门线技术是否该使用这个问题的人不是足球圈内的人士,就是球迷。那么,如果你是球员,你怎么能保证下一次误判不发生在你效力的球队身上?如果你是俱乐部管理者,你怎么能保证下一次误判不发生在你的俱乐部的球队身上?如果你是足球协会成员,你怎么能保证下一次误判不发生在你的国家或家乡的球队身上?如果你是球迷,你怎么能保证下一次误判不发生在你支持的球队身上?就算考虑了输球方球员和球迷的感受,如果在扼腕叹息之外不想办法避免以后的足球比赛再出现类似的误判,这种扼腕叹息又有什么意义?难道要让足球人一代又一代地扼腕叹息下去?
换一个角度讲,既然误判是足球比赛魅力的一部分,那么误判也没有理由不是其他体育比赛魅力的一部分(事实也正是如此,就拿篮球来说,在刚刚结束的2013——2014赛季NBA季后赛中,裁判在某些场次的误判为各方球迷所诟病,人们不止一次地提出“如果……那么……”的假设,而时隔二十年,1993——1994赛季NBA季后赛东部半决赛,芝加哥公牛队与纽约尼克斯队的第五场比赛中,公牛队球员皮蓬在关键时刻被判犯规,这次判罚到底该不该判至今仍然存在争议,这次判罚引发的蝴蝶效应也一直为人们所遐想;再比如击剑,2004年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决赛中,当值裁判七次做出误判,把中国队的得分抹杀,导致中国队输给了意大利队;再比如体操、跳水等打分项目,裁判的主观感受和个人感情往往对比赛结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讨论至今的争议情况不胜枚举)。而有些项目(如田径、射击、滑冰、冰壶、飞镖、定点跳伞)当中,裁判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没有裁判的话比赛就无法进行,同时这些项目很少出现误判或争议判罚,难道为了提高这些项目的魅力,应该通过禁止使用精密的测量设备等方法,让其裁判出现误判或大家都看不出是对是错的判罚?
再假设一下,如果有人研究出了一种培训裁判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让裁判在足球比赛中凭借肉眼就能准确判定出高速飞行的球是否越过了门线(哪怕是在赫斯特之谜中的那种情况之下)的话,总不能说,应用这种培训方法会让足球比赛的魅力减少,并且为了不让魅力减少,不能通过这种方法培训裁判吧!
因此,“误判也是足球比赛魅力的一部分”不能成为阻止门线技术的理由。以前没有足够高的技术,球场冤案发生了也就没办法了;但是现在在可以引进门线技术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本着以史为鉴的观念,予以引进呢?
当然,门线技术毕竟有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的问题,而且竞技体育需要让公平和效率兼顾,所以它具体使用在哪些比赛中,还是要看比赛更加公平带来的潜在收益能否超过购置、使用门线技术的设备所花费的成本——估计不把钱投资在门线技术上,各大足联和豪门俱乐部的预算也不可能用到叙利亚难民等人身上,与其泡沫化地对转会费进行投资,倒不如让重大比赛更公平一些。
因此,误判魅力论休矣吧!
问题2:1966年世界杯误判
1966年世界杯决赛 英格兰对阵联邦德国
两队在90分钟打成2:2。在加时赛中,英格兰的乔治·赫斯特打进了世界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入球。这个球打中了门梁后弹下,没有人知道这个球是否越过了门线。但英格兰队凭借此球在加时赛中领先,并最终4:2战胜联邦德国,捧起雷米特杯!
赫斯特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在决赛中上演帽子戏法的球员。至今,温布利大球场还设有一个装置,让所有来球场看球的人回答自己的看法,这个球是否越过了门线.
此球飞快,打到横梁弹到门线处,至今都不知是否进入。
在英国的一家博物馆内,还放着那时刻的录像,并请人们投票,看这一球是否进。
现在通过高科技手段分析,当时乔治·赫斯特的进球确实是球的整体没有越过球门线,实际上是没有进的.但是高科技也是有误差的
问题3:德国4:英格兰误判解析
误判也是足球的一部分。我也是德国队球迷,我们看的是足球,是足球的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讨厌、鄙视黑哨,但误判不是黑哨。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遗憾也是一种美,提示人们要做的更好。我可能会为1966年的德国队感到遗憾,也感受到2010的英格兰的委屈。但这些没啥可争辩的,因为我们看球、踢球、热爱足球不是为了争吵
问题4:世界杯那些被误判的球,真的就道歉一下就过了?这样的制度也太不公平了吧?
误判 与还债无关
1966年,英格兰与联邦德国在世界杯决赛中相遇,90分钟双方战成2:2。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次决赛加时打响,那个令全世界争论至今的进球在第101分钟到来。英格兰右路传中,赫斯特停球后转身劲射,皮球弹在横梁后下坠,砸在球门线处弹出……球进了吗?几乎所有22名场上球员都拥向了主裁判丹尼斯,后者跑向边线,在那里,苏联巡边员巴克拉莫夫点头示意球进,丹尼斯立刻将手指向中圈,进球有效,3:2!这个充满争议的进球让后人争论不休,英国人开发出的电脑软件认定球越过了门线,而德国人研制的程序则称球并未越线,直到今天,这个球都是世界杯历史上的悬案。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昨晚,英格兰与德国再次相遇,这次射门的人换成了杰拉德,但入球是一粒毫无争议的有效球,但就是这样一粒被英国媒体形容为“已经越过几英里”的进球,被当值主裁活生生地吹出来了。
事后,有人称这是英格兰在为44年前的世界杯冠军还债,但这绝对不应该成为误判的理由。就在昨天英德大战之后两个多小时,另一个低级错判在阿根廷与墨西哥的比赛中发生。当时阿根廷前锋特维斯在毫无疑问的越位位置打入一球,但裁判偏偏就对他的越位视若无睹。
误判 放球员的血
说到本届世界杯的误判,我们有必要提一下澳大利亚队,他们也许成为了在南非受到最多不公正待遇的球队。三场小组比赛,他们有两场比赛被出示红牌,其中带着绝症出场比赛的球员科威尔更是因为一次根本不成立的手球被罚出场。用澳大利亚队队医的话来说,“科威尔是在带着生命危险出场比赛”,而裁判那次扼杀他出场时间的误判,不仅仅是在宣判澳大利亚队的死刑,更是等于在“放科威尔的血”。
在离开南非之后,科威尔曾经说过这么一番话,“国际足联有曾对于我们经常比足球大国受更多的判罚作过关注吗?裁判从来都不对足球大国严厉吹罚,但我们却经常因小事被罚红牌,国际足联是时候作点事了。 ”
看看裁判们在本届世界杯上干下的那些荒唐事情吧。小组赛中美国队的两个进球被认为是越位被吹;法国主裁兰诺依对巴西队法比亚诺的连续两 次手球熟视无睹,甚至事后还笑着询问当事人,“你刚才是不是手球了? ”
而阿根廷似乎已经成为了本届世界杯中最大的受益球队,除去今天凌晨的那次误判不说,对尼日利亚,海因策头球破门,但当时萨穆埃尔禁区内有犯规嫌疑,赛后国际足联也承认这是误判。接着对韩国,第31分钟,梅西中柱后,伊瓜因补射破门,实际上这是个越位,赛后当值助理裁判甚至做出了道歉。
改革 为何迟迟不来
从1966年开始,甚至更早的时候,国际足联就一直在全世界范围内制造着错误判罚,而外界也一直都在想尽办法让国际足联进行改革,来避免误判的出现,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国际足联却坚持拒绝让任何高科技辅助手段进入世界杯。
去年联合会杯期间,FIFA首次采用了录像回放辅助裁判做出判罚的设备,但由于巴西与埃及比赛中一次录像回放之后的补判点球引起轩然大波,最终让国际足联更为坚决地抵制高科技。去年底,法国凭借亨利的手球淘汰爱尔兰进入世界杯,FIFA技术委员会向布拉特建议,世界杯期间在球门线附近设置球门线裁判。然而在世界杯开始之前FIFA执委会投票最终否定了这一提议。
昨晚,英格兰原本有机会以2比2平的比分结束上半场比赛,然而裁判的一次误判彻底打乱了英格兰人的节奏,并让三狮军团在下半场彻底崩盘。在FIFA官网上,上半场比赛结束后就反复播放这次误判的录像,并伴随了对这次判罚的解释。FIFA官网认为,由于当时第二助理裁判埃斯皮诺萨是跟着德国队的反击方向在跑,因此兰帕德的射门砸在门线之内时,埃斯皮诺萨其实还没有回到底线位置,“因此造成了这一次误判。 ”
主席 一句非常遗憾
英德之战半场休息时,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被一帮英国记者堵了个正着,但除了一句“非常遗憾”,怒气冲冲的英国记者们并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东西。
英国体育大臣罗伯特森赛后呼吁国际足联改变立场,他说:“我希望国际足联努力地研究实际情况,重新考虑启用门线技术。 ”
但对于昨晚英德之战中的误判,国际足联回应说:“FI-FA不会对球场上裁判的任何决定做出评论。 ”
与此同时,国际足联秘书长瓦尔克再次重申了不会引进门线科技的态度:“我们谈论误判,但这不意味着会使用录像技术,这绝对不在日程上,我们会考虑2014年增加两名门线裁判。 ”
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依然为不引进录像技术而辩护,他说:“无论使用什么科技手段,最终的决定仍会是由人来做出,而且很多情况下你放十遍录像也不一定能得出结论。你可以说一些判罚不是很好的决定,但裁判也是人,你不可能拥有一届判罚零失误的世界杯。 ”
谈到误判,布拉特甚至称这是足球运动的一个方面。“球迷们喜欢议论比赛中的任何事件,而这是足球运动的人性一面。 ”
上帝保佑布拉特。
问题5:德国对阵英格兰的那个进球历史上出现过误判吗
英格兰为1966年世界杯“还债”?
1966年世界杯上,东道主英格兰队与联邦德国队会师决赛,哈勒尔的进球为联邦德国队首开纪录,但7分钟后赫斯特就扳平比分。第78分钟,英格兰中场彼得斯再入一球,但顽强的德国人凭借后卫韦伯在第89分钟的进球将比赛拖入加时。加时赛第101分钟,赫斯特禁区内接队友传球后转身抽射,皮球击中门框下沿后弹地而出,当时不少现场观众看到皮球并没有越过门线,但当值主裁判瑞士人丁斯特判罚进球有效。士气大振的英格兰队随后由赫斯特在第120分钟再入一球,4比2战胜德国首次捧起世界杯冠军奖杯。
不过时至今日,在谈到那粒“进球”时,当时在场上的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依旧声称“球没过门线”,而英格兰足坛对那个进球至今闭口不谈
足球场上的误判将不会进行改判,以裁判的哨音为准,比如昨天晚上的比赛,球虽然进了,但是当值裁判没有鸣哨进球,则为进球无效,即使录像显示进球有效也无法更改,这有异于NBA的判罚
误判也不改了
但是对此裁判以后会有影响
总这样就被调查了
呵呵
问题6:世界杯上的著名误判,请至少列出两个?
44年前的那次误判让英格兰人获利
在世界足坛,误判其实也是足球比赛的一部分,但是当误判出现在极其重要的比赛中,对赛程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时,带来的巨大遗憾就会令人扼腕叹息。颇具戏剧性的是,1966年的世界杯上,英格兰队曾经用一个永远都不知道进没进的球击败联邦德国,而昨晚他们却有一个明显的进球被裁判吹掉。有人说这是在还1966年的债,但英格兰人情何以堪。
1966年的世界杯决赛,英格兰和联邦德国两队在90分钟里打成了2∶2平,加时赛进行到第101分钟,英格兰前锋赫斯特禁区内大力射门击中横梁,皮球反弹到门线上后回到场内,联邦德国球员韦伯立即头球解围。球过门线了吗?几乎所有场上球员都围向了主裁判,主裁毫不犹豫地点头示意进球有效。联邦德国人明显被裁判的这个决定扰乱了心神,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再也无法集中精神,赫斯特最后时刻再进一球,为英格兰队锁定了该队历史上至今惟一一座冠军奖杯。
此后关于那个进球的争论铺天盖地,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更有无数专家利用先进的技术对慢动作进行了非常精细的分析,然而他们的意见却从来没有达成一致。而当事人赫斯特却非常肯定球进了,还把队友亨特拉出来作证,“当时亨特就站在球门前,他立刻举起双手示意球已经进了,而没有上前补射,这就是一个证明。”最近10年里,赫斯特爵士还靠着那个进球赚了很大一笔钱,每次出席相关的晚宴,他都能收入5000至7000欧元,他也会被问及一个永恒的问题:“那个球真的进了吗?”
此外,还有不少著名的误判影响世界杯的进程。
1986年世界杯的四分之一决赛阿根廷对英格兰的比赛,马拉多纳“上帝之手”的进球被主裁误判为有效。惊魂未定的英格兰队又在几分钟后被马拉多纳攻进了世界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进球,彻底丧失了战斗的动力,最终被阿根廷队2∶1淘汰。阿根廷队也获得了那届世界杯的冠军。
1990年世界杯决赛阿根廷对联邦德国,比赛战至终场前六分钟,双方都还没有进球。阿根廷球员在禁区线附近对联邦德国队前锋沃勒尔犯规,但当值的墨西哥裁判却判罚了点球。布雷默将点球罚进。联邦德国队也靠这个点球击败了阿根廷队,获得世界杯的冠军。这可能是世界杯历史上最有争议,也是最残酷的点球!
问题7:世界杯十大争议事件的入球悬案(1966英格兰世界杯)
赫斯特在66年世界杯决赛中的入球是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一球,直到今天还有人在使用各类高科技手段来推断此球到底是否过了门线。当时英格兰队阿兰波尔右路的传中找到了禁区内的赫斯特,赫斯特控球转身怒射,皮球打在门柱砸在地上之后弹出门外。
最终对进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巡边员巴拉莫夫,他在主裁判邓斯特上前询问时坚定认为球已经过线。失球后的联邦德国队军心涣散,最后时刻被赫斯特再入一球,世界杯前还并非主力的赫斯特也成为了世界杯决赛史上唯一上演帽子戏法的球员。
问题8:设立门线裁判还是明显发生误判,这还有什么意义吗?
国际足联世界杯是世界上最著名、标准最高的足球比赛。几乎每一届世界杯都能带来无数的话题和热议。甚至世界杯裁判和每一个点球都可以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1986年世界杯,阿根廷巨星迭戈·马拉多纳用“上帝之手”赢得世界杯决赛。之后他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还留下了一句名言“一般用迭戈的头,一半用上帝的手”。可以说,“上帝之手”的误判足以改变世界足球格局。
此外,在世界杯历史上,也有一位传奇裁判因为一个点球而成为民族英雄,那就是巴赫拉莫夫。巴赫拉莫夫,巴赫拉莫夫生于1925年,是阿塞拜疆著名的足球裁判。巴赫拉莫夫很小就开始踢足球,但他的球员生涯非常艰难,后来因为严重受伤而结束了运动员生涯。1966年,世界杯裁判因一个点球而闻名于世,成为民族英雄
1951年开始足球裁判工作,担任苏联足球比赛裁判,12年后,1963年成为苏联年度裁判,次年被国际足联授予国际裁判资格。1966年,巴赫拉莫夫被选为世界杯裁判,巴赫拉莫夫在英乌之间的最后一场比赛中担任巡边员。而在最后的加时赛中,他判定英格兰前锋赫斯特击中横梁下缘,反弹到球门线上,直接影响了当时世界杯冠军的归属,导致西德2-4丢掉冠军。
这个球是举世闻名的“悬案”。虽然争议很大,但巴赫拉莫夫也因为这个点球而闻名于世,成为了阿塞拜疆的民族英雄,受到了英国女王的接见。此外,阿塞拜疆将中国最大的体育场命名为“巴赫拉莫夫体育场”,以纪念他,后来在体育场外为他竖立了一座雕像,成为阿塞拜疆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1966年,“门线悬案”
1966年7月30日,第八届世界杯决赛在伦敦温布利体育场举行。英格兰对阵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裁判是瑞士的迪恩斯特,而巴赫拉莫夫担任巡边员。在常规的90分钟里,双方2-2战平,最后不得不通过加时赛来决定胜负。在加时赛的第101分钟,出现了世界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进球。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英格兰边锋阿兰·鲍尔右路传中,前锋赫斯特大力射门,球击中横梁后反弹至门线,随后德国后卫韦伯头球解围底线。
问题9:世界杯上英格兰对阵德国的误判
1966年的英国世界杯,决赛阶段,英格兰和西德(即联邦德国),在90分钟的比赛里双方战成2:2,加时赛英格兰的杰夫-赫斯特一球打在横梁上弹向门线,西德球员玉裁判足足争辩了5分多钟,救过进球被判有效(即使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知道那球有没有过门线),最后英格兰4:2战胜西德捧起雷米特杯,史上第一次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拿到世界杯冠军。
而这次兰帕德明显的进球被裁判判为无效竟没有任何行动,除了中场休息贝克汉姆和下半场开场时鲁尼与裁判的争论,但那时已无力回天,要知道当时西德球员可足足争辩了5分钟。CCTV5的评论员有说的,就在那个球进的时候,可以去看看。
(话说中场休息的时候主裁判回放了录像,看到拿球算今后长点和边裁打了起来。)
问题10:你还记得哪些体育历史上致命的误判?
记得当年是因为邓肯上篮被对手光头的反光晃到了,他说了句光头,然后克劳福德以为在说他就给邓肯吹了个犯规,接着邓肯下场后就狂笑不止,克劳福德又以为在笑他,就直接给了技术犯规。
致命的点球。1990年世界杯决赛阿根廷对联邦德国。比赛战至终场前六分钟,双方都还没有进球。阿根廷球员在禁区外一点对联邦德国队前锋沃勒尔犯规,但当值的墨西哥裁判却判罚了点球。布雷默将点球罚进。联邦德国队也靠这个点球击败了阿根廷队,获得世界杯的冠军。这可能是世界杯历史上最有争议,也是最残酷的点球!
意大利之痛。2002年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意大利对韩国。在托蒂被有争议地罚下场后,意大利队依然不屈不挠,并在加时赛下半场觅得战机。由维埃里妙传托马西,后者轻松晃过对方门将后将球踢进球门。裁判却判此球越位在先。经慢镜头显示,维埃里在传球的那一刹那,托马西并不越位。这是一个绝妙的好球。随后不久,韩国队由安贞焕打入一记金球,把意大利队淘汰出局。
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决赛。1966年的决赛进行到加时赛时,德国队前锋席勒在加时赛中的进球被裁判迪恩斯特判为无效。当时席勒在禁区里接到队友的妙传后射门,皮球打门梁弹下,接着被一名英格兰后卫解围。本来越过球门线了,但迪恩斯特判此球无效。而此后英格兰队赫斯特的一个相同的球打在横梁上弹下来却被认为有效,最终英格兰人以4∶2击败德国获得了历史上惟一的一个世界杯冠军。两国此后为这两个进球争论了几十年。多年之后迪恩斯特出面承认席勒的那个球的确进了。
1966年世界杯决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1966年世界杯决赛、1966年世界杯决赛误判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